培养计划

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

发布时间:2017-10-17 00:00:00 阅读量: 来源: 银河8366cc  作者: 
【字体: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焊接工程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,能从事焊接材料与结构设计、焊接工艺制定、焊接装备与自动化、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技术开发与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,工程素养突出、创新能力强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。

本专业培养员工具有以下能力:

1.能够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、专业知识分析问题,解决复杂工程问题,包括科学问题、技术问题、工程问题等。

2.能与同行及服务对象有效沟通,能与团队密切合作,完成分担的任务,或承担组织管理工作;

3.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,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,同时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,考虑有关非技术因素,例如法律、安全、环境、经济、可持续发展等;

4.能够适应焊接工程相关领域的发展,继续学习,自我完善,不断提高;

5.成长为焊接工程师、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。

二、毕业要求

1.工程知识:能够将数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焊接设备的研制和改进、焊接生产过程设计、焊接材料、结构、接头性能的分析与设计。

2.问题分析:能够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和焊接工程学的基本原理,识别焊接缺陷、接头受力及性能分析,能通过图纸、报告或实物等形式表达焊接问题,并通过文献分析具体的焊接工程问题,以获得有效结论。

3.设计/开发解决方案:能为提高焊接生产效率、质量,进行焊接工艺优化设计和焊接设备的设计与选型,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焊接生产流程、焊接设备或工艺优化,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,考虑社会、健康、安全、法律、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。

4.研究: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焊接装置、焊接工艺、结构、性能进行研究,包括设计实验、分析与解释数据、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。

5.使用现代工具:能够选择并使用计算机软件、信息资源查询模拟工具、测试分析仪器及数据处理技术、仿真工具焊接设备及工艺过程的模拟与仿真分析,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。

6.工程与社会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:能够基于焊接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,评价焊接工程实践和焊接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、健康、安全、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,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。

7.职业规范: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、社会责任感,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焊接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,履行责任。

8.个人和团队与沟通: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、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。

9.项目管理:理解并掌握焊接生产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,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。

10.终身学习: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,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。

三、主干学科

材料科学与工机械工程

四、专业核心课程

工程力学、工程图学、机械设计基础、机械制造基础、电工学基础、微机原理及应用、物理化学、金属学与热处理、焊接冶金学、焊接物理、金属材料焊接工艺、焊接方法及设备、焊接结构设计等。

五、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
军训、金工实习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、专业课程设计、认识实习、生产实习、毕业论文等。

六、主要专业实验

焊接工艺评定、焊条工艺性能评定、焊缝金属扩散氢测定、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观察、电焊机结构观察、电焊机外特性测定、埋弧焊工艺实验、钨极氩弧焊工艺实验、MIG焊工艺试验/等、电焊工艺实验、闪光对焊工艺实验等。

七、基本学制:四年

八、毕业合格标准

具有学籍的员工,德育、智育、体育成绩合格,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、选修课及各种实践教学环节,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180学分,准予毕业,发给毕业证书。

九、学位授予条件

符合《银河8366cc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》条件的毕业生,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
附件3 焊接技术与工程(普通班)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计划20170830.xls